哈尔滨市荣智学校
招生热线:18004664699 18004661699 13845163225
联系电话:0451-82115998
学校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哈动街6号
学校官网:www.rzschool.net
微信公众号:哈尔滨市荣智学校
常言道,“酒香不怕巷子深”。在“北国冰城”哈尔滨,就有那么一所学校,虽然校园静立在一条不知名的小街旁的角落里,但因为它是我国东北乃至华北屈指可数的由教育家独自创立的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学风笃实、质量上乘的“精品名校”,故而不仅赢得了良好的社会赞誉和上级的多次表彰,更是受到了众多家长的特殊青睐,这就是哈尔滨市荣智学校。
自1993年创立至今,二十多年间,荣智学校先后被评为市级、区级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市级、区级德育先进集体,市级、区级职业道德先进集体,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区级军民共建先进集体、市级艺术节先进集体、市级规范化建设合格学校、市级社会力量规范化建设合格学校、区级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区级行风建设先进单位……赢得了诸多荣誉,其中不乏“黑龙江省一类学校”、“黑龙江省满意放心名优学校”、“黑龙江省绿色学校”的美誉。时至今日,哈尔滨市荣智学校已然成为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省“民办中小学教育的一面旗帜”,成为家长理想的择校目标、孩子求学的神圣殿堂,不仅有在读的学子们在其中乐享成长,更有玉成的毕业生对之一往情深,甚而为之梦绕魂萦……
饮水思源。毋庸讳言,哈尔滨市荣智学校今天的成就,最离不开的便是它的创办人——吕范。而一提起吕范,业内人士都深知,那是一个响亮的名字。
吕范是一位成长于雷锋时代的优秀教师。1960年,她便作为教育先进工作者参加“全国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新闻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全国文教群英会”),并受到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接见;1963年,她被评为全国优秀辅导员;1989年,她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可谓集教育工作者重要赞誉于一身。毫无疑问,在教育界六十余年的耕耘使得吕范桃李满天下,以至于前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刘东辉为她题词:“吕范老师:教师之楷模,教改之先锋”。
2009年,吕范老师被哈尔滨市教育局评为“建国60年对教育事业有突出贡献的十佳个人”。在颁奖大会上,她代表所有获奖同仁作了如下发言:“十几天前,我对荣智学校的老师们说,孟子,这位被尊为“亚圣”的先贤认为‘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意思是说,一家人能和睦相处,是亲情之乐;为人处事,一切都问心无愧,算是自身之乐。以上两种快乐,属于亲情和个人的快乐,很多人都可以得到,也可以作为立命之本。而第三乐,也就是最后一乐就不同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得天下英才而教育’的机缘。我觉得这正是我们为师者引以为自豪并因之应自珍自爱之处。就我个人而言,是事业的崇高,才使我有了今天的荣耀。我也因此不断告诫和警示自己,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鞠躬尽瘁,又有什么个人得失、荣辱不能舍弃呢?!谢谢并祝福大家!”
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是从中不难看出吕范老师对于教育事业如同信仰般的热爱与倾情。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一书里所阐述的,“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这是令人感佩的。而在我们看来,成就一位教育家,不仅需要有对于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深情和崇敬,更需要深刻先进的教育理念。
育人为本
值得一提的是,荣智学校这所私立学校的创办,在国内民办中小学教育发展史上,当属为数不多的特例。因为它的诞生,有着一种特殊的因缘。
“金杯,银杯,不如人的口碑。”在哈尔滨市乃是黑龙江省教育界,吕范老师深刻的教学理念和杰出的教育成就是有口皆碑的,正因如此,1993年吕范退休之际,慕名已久的十几位年轻的家长硬是把自己刚到入学年龄的孩子送到了吕范的手中,他们恳切地对吕范说:“吕老师,遇上您我们真是太幸运了。不管您是不是退休了,我们都要把孩子交给您,因为我们只信得过您,孩子在您手里就一定能培养成才。”毫无疑问,这些话语是温暖人心并令人感动的。作为一个从教近四十年的老教师,吕范深知,教师的本质工作就是教书育人,育人才是她所钟爱的教育事业的根本。家长们热切的期待和可贵的信任,冲击着本可以荣休的吕范的心。她知道自己没有放弃的理由。更何况,区教委的领导获知此事之后也备感振奋,便鼓励她说:“吕范老师,你这么受欢迎,就办个学校吧!”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家长的认可和教委领导的支持,共同促成了荣智学校的诞生。可见,荣智学校正是应着“育人为本”的召唤而诞生的。换言之,从一开始,吕范就不是基于投资营利的角度而创立荣智学校的。建校的全部资金都是她从亲人和朋友那里筹集的,从逐项审批到校舍竣工,其间的困难和艰辛是不言而喻的,更何况,吕范的老伴还因为建校后操劳过度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总之,为了延续自己最钟爱的教育事业,吕范可谓付出了全部,而这绝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更何况荣智学校建校之始,吕范就明确将其定位于服务于“工薪阶层”而不是兴办“贵族学校”挣大钱。而自打吕范准备创办荣智学校之时,就有数人张罗着注资跟她合作,并期冀将她的声誉和影响力“变现”——计划通过高收费赚得盆满钵溢。毫无疑问,这遭到了吕范的婉言谢绝,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散,被拒之人还不无讥讽地嘲笑她是在“搞慈善事业”,但这丝毫动摇不了她的办学理念和决心。
荣智学校创立后,一位自己办学校的特级教师便把孙子送来了,市教委也有人把自己的孩子从市重点学校转来了,郊区一位农民的孩子也来了……一位拾垃圾的下岗工人,跑来跪着请求吕范收下他的孩子,结果自然是:孩子收下了,学费全免。因为是教育家办学,先哲“有教无类”的教育成为现实了。
尔后,吕范生活和工作的全部重心便是将其“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融入教育全过程。她坦言,自己当时的目标有二:一是要把学校的每一个细胞都变成精品,二是一定要使学校的师生即“荣智人”成为社会上令人尊重和羡慕的人。为此,她要求作为教育经营者的自己和管理层,以及荣智学校的每一位老师,不能把学生当成“顾客”,而是要凭着自己的良心,尽心尽力、极负责任,不辜负家长们的信任,都要有一份大爱,将每一个孩子都看成是自家的孩子一样,要把每一个学生培养好,要对得起每一个学生。故此,荣智学校向社会郑重承诺:不管孩子来校前是什么样的,毕业时都绝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一定都要让所有家长满意。
为了更好地实现“合力育人”的目标,荣智学校还探索性地成立了有宗旨、有条例、定期开会、共同参与学校管理的家长委员会。面对家长委员会的朋友们,吕范真诚而朴素地告诫大家:“我搞了一辈子教育,不能因为你们往我这儿交了学费,就说你们是‘上帝’,对你们说违心的话。正因为你们把孩子送到了荣智学校,我们就有了不容推卸的教育责任。但是越是世风日下,就越需要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你们不能只知道花钱把孩子往补习班一送,自己就回家打麻将喝酒去了,这样不会教育出好孩子。教育的功德和遗患,往往在于隔代见效的因果报应。这几乎是必然规律。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不能光知道花钱,而是要注重‘积德’。一个人偶尔积点小德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积人德积美德。德积累得多了,书读得多了,做人的功夫学到家了,孩子才会一代比一代更有出息。”不难理解,这些看似平实的话语,实则道出了教育“育人”的真谛。
德育为先
先哲有云:“一德立而百善从之”。作为一个从教数十年的教育工作者,吕范自然深谙“立德树人”既是教育之要务,也是教育之根本。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她一以贯之的核心理念,回归教育“立德树人”的本质在她六十余载的教学经历和廿余载的办学实践中都有极好的体现,并且最终成就了荣智学校在德育方面的鲜明特色。
众所周知,道德滑坡现象自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曾一度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无疑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随着教育产业化的大幅推进,各色力量办学风起云涌,各类学校抢占滩头利用优势资源甚至大肆敛财的现象也纷纷出现。这迫使教育家吕范作出进一步的反思。在差不多半年的时间里,她常常闭门谢客,深居简出。经过许多个日夜的冥思苦想和通宵达旦的研究钻研,她终于得出了“德育为先”的结论,这就是她跟后来接任校长的女儿李岩所强调的:“古之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之‘师者’,乃仁者也。仁者爱人,所以学校无论选干部还是用教师,都须把‘德’字放在第一位。不能光看专业成绩、工作能力,还得先看‘心术’,看他(她)到底爱不爱教育、爱不爱学生。明显是只为稻梁谋且心术不正的,说什么也不能要。”正是在“德育为先”这一理念的指引下,荣智学校高度重视“立师德”与“树人德”的教育实践。
在师德建设上,吕范大有可圈可点之处,突出体现在被誉为该校的两条“荣智宪法”上。
其一便是1995年吕范亲自制订的、浓缩了她一生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总结荣智学师德建设“五要五不准”:一要敬业爱生,不准体罚、变相体罚、歧视、排斥“待发展生”;二要合力育人,不准破坏学校或他人声誉、抬高自己、贬低别人;三要廉洁施教,不准接受学生和家长的任何馈赠;四要上好每一节课,不准随意丢课、串课、减课和不备课上课;五要认真批改作业,不准不批、错批、漏批或只批不改。这五条具体要求,言简意赅,朴实无华,囊括了从师德建设到教学环节应遵守的一切内容。特别是廉洁施教一条,不仅呵护了学生纯洁的心灵,而且捍卫了教师的师德尊严,因此还为学校吸引到了更多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热爱教育的教师。正是凭着一颗仁爱之心,吕范和她的同仁把荣智学校办得干干净净,使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块难得的“净土”、“绿洲”,这无疑是难能可贵的,更是值得大力推广的。
其二是2003年荣智学校经多次讨论修订而形成的被誉为学校规范管理与科学发展两大法宝的“荣智十条”:(1)学生第一;(2)学校利益至高无上;(3)永远视教师为第一生产力;(4)和为贵,忍是谦;(5)提倡襟怀坦白,提倡相濡以沫,提倡温良恭俭让;(6)远离牢骚,拒绝冷漠;(7)痛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主义”;(8)勇于负责,主动奉献;(9)视变革、创新、风险为机遇;(10)视职业成长为第一追求。
毫无疑问,正是上述凝聚了教育家吕范与学校管理者智慧与情怀的“荣智宪法”强化了教职员工对学校的认同和忠诚,并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软实力。
正因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吕范所创立的荣智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引领。该校所有学生的第一堂课便是德育课,其核心主题是“感恩”。简单地说,就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算一笔自己所欠下父母的账。这一感恩教育的最终结果大同小异:在算了自己对父母的笔笔欠账之后,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会泪流满面。毫无疑问,这堂辅以教师点评的“必修课”既可以增进亲情又可以激发学习动力,而成为许多学生一生中极为珍视的德育实践。正因如此,荣智学校所倡导的感恩教育,远近闻名。不仅如此,荣智学校多年来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和传统文化传承塑造学生的传统美德、家国情怀方面同样令知情者感动。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源,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华夏儿女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正因如此,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的本质,就是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资源,要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并致力于传统美德的生成,最终光大国人崇真向善爱美的德性。吕范深明此义。在她的直接推动下,荣智学校成为哈尔滨市乃至全国最早推广经典诵读活动的学校之一。自2001年下半年起,该校将诵读国学经典纳入校本课程,全校学生由浅入深,利用每天“晨读”和每周两节校本课时,背诵国学经典。学校依据历代蒙学授课的范例,编写了《古诗文精选》、《弟子规释读》、《老子道德经》等校本教材,提出“不求甚解,但求熟读,博闻强记,终身受益”的总体要求;并邀请北京儿童经典导读教育中心和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专家教授来校讲座,同时对专职校本教师进行岗位培训。持续多年的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和家长都能感受到传统经典所蕴藏着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学生在不断的诵读中逐渐融入古经典所包蕴的哲学智慧和伦理教诲中,陶冶了情操,培育了美德,最后的效果是:孩子们的行为举止、精神面貌都有了实质性的变化:孩子们在学校文明了,在家里孝敬了,行为举止规范了,孩子变得懂事了,文化底蕴丰厚了,学习更主动了……正因如此,荣智学校传承传统文化方面所形成的一整套经验和鲜明特色,获得了诸多专家的肯定,被誉为哈尔滨市、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典型。
整体育人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教导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正的教育不是把学生“锻造”成“才”,而是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成“人”,这是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一点上,较之国内其他同仁,吕范有着“整体育人”的深刻自觉。
作为一种现代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整体育人”在20世纪末才在我国的纲领性文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得到强化而为业内人士所熟知。“整体育人”的原理要求教育工作者应面向全体学生,将学生视为都是完整的、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个人,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应该指出的是,吕范是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较早地践行“整体育人”理念的教育工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她便自觉地将“整体育人”的理念用于教改实践。十余年后,她的这一教改实践获得国家教育部的肯定及项目经费的支持,她所创建的“整体育人实验班”在运行了三年之后,以良好的效果通过了项目验收。“整体育人实验班”也因此成为荣智学校的前身。
因为秉持了“整体育人”的先进理念,吕范所创办的荣智学校形成了关于素质教育的独到见解。荣智学校从来不以学生单方面的素质高低(尤其是不以分数高低),而是以学生各方面综合统一发展的效果来衡量教育结果。吕范多次告诫荣智学校的同仁,荣智学校虽然不是要办成“贵族学校”,但荣智的学生必须精神富有,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成功的教育绝不是只追求较高的升学率,而是检验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身心素质和能力。各位老师肩负的责任是育人,而不仅仅是教学,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讲明白那点儿知识。与因‘三姿’不正确所引发的健康损害相比,知识上的所得很可能就是舍本逐末。这是一种终生都无法弥补的健康损失。”有鉴于此,对于升学并不要求考试的美术、音乐等课程,荣智学校多年来都是一丝不苟地安排专职教师面向全体同学开设。无疑,这在受考试指挥棒引导的国内中小学中是并不多见的,也是十分难得的。但正是凭着这种对于“整体育人”理念的坚持,使得荣智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在德智体美全面均衡发展,既有智慧、有文化,又有理想、有担当,既有传统美德,又有家国情怀,心灵更强健、情感更丰富……
正因为秉持了“整体育人”的先进理念,吕范要求荣智学校全体师生都应“学会做人,学会求知”,为此她倡导在荣智学校的每一个教室里都镌刻“读书明理砺志修身”的格言。她还亲自为师生进行诠释:所谓“学会求知”,不是求理想的“分数”,而是要学会探求整个宇宙之间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关联性和统一性。她特意提醒语文组教师:古人说“言为心声,书为心画”,教师得教会我们的孩子写作文要说真话、抒真情,不要鹦鹉学舌,千篇一律。她也对史地政生教研室的老师们讲:要讲明白教科书上的知识点,也要讲清楚教材上没有的知识点;要讲明白土地承包是怎么来的,特区是怎么建立的,市场是怎么逐渐开放的;要敢于讲真话,荣智学校的老师必须学会直面真理,教人真知……
正是吕范深刻的教育理念和数十载不辍的耕耘,最终在荣智学校积淀出一种特有的“壮志凌云,百折不回”(荣智学校的校训)的精神。受其影响,荣智学校的全部教育实践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而进行,较之于国内其他学校,吕范所创办的荣智学校更重视正心诚意,更注重心灵的塑造、精神的培育。毫无疑问,这也是一种传承。
作为一个从教六十余载的深受爱戴的“教师之楷模,教改之先锋”,吕范是当之无愧的。不仅如此,在“学生、教师、家长仍然深陷于实用主义教育的泥沼中而不能自拔,仍然困扰于应试教育的藩蓠中而难以超脱,使教育这一原本净化心灵、提升境界、光明自性的轻松愉悦的生命成长过程,变成了无可奈何的疲惫不堪的应试教育的奴役过程,这一教育本质的变异使神圣的‘育人为本’的教育低贱为‘谋生’、‘竞争’的手段”(关绍羽语)的当下,破解这一“作茧自缚”的顽疾亟待教育向“立德树人”之本质的回归。而在这一点上,教育家吕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整体育人”的深刻理念和宝贵的实践探索,其意义自不待言。
【转自《黑龙江教育》第2016年11期】